甘肃省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鲑鳟鱼良种场,鲑鳟鱼苗种(发眼卵)可以满足本省需求,三倍体虹鳟从美国鳟鱼庄(TROUTLODGE公司)引进,鲟鱼除少量自繁外,发眼卵和苗种多引自北京、辽宁、山东、湖北、四川等地,品种有俄罗斯鲟、施氏鲟,最多的还是杂交鲟。
(四)冷水鱼养殖饲料情况
表5 甘肃冷水鱼养殖饲料使用情况
养殖鱼类
|
饲料种类
|
鲟鱼
|
天邦、升索、友谊、通威、汉业、百业成、凤凰、高龙、斯特佳、统一、正大
|
鲑鳟鱼
|
汉业、三福、汉科、友谊
|
总的来看,鲟鱼饲料种类较为繁多,鲑鳟鱼饲料多集中在汉业和智利三福(salmofood)两个品牌。
(五)冷水鱼价格情况
2012年,甘肃冷水鱼价格较为平稳,下半年有所下降,详见表6。
表6 甘肃省冷水鱼价格情况
品种
|
价格(元/千克)
|
上半年
|
下半年
|
鲟鱼
|
36
|
32
|
虹鳟
|
40
|
34
|
金鳟
|
50
|
46
|
在局部地区,受生产条件和供求关系影响,个别品种价格较高,如定西市,鲟鱼批发价为70元/千克,零售价90元/千克,而宕昌县官鹅沟为旅游景点,鲟鱼零售价达到160-240元/千克。天水市虹鳟、金鳟价格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元/千克。
(六)甘肃省冷水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调研的结果看,甘肃省冷水鱼产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外部资金进入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海东鲟鱼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文祥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润兆渔业有限公司等在甘肃投资发展冷水鱼产业,新增投资4000万元以上,远期达到1亿元。这些企业顶层设计起点高,多把鲟鱼和三文鱼等高端产品作为养殖对象,如海东鲟鱼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润兆渔业有限公司,养殖鲟鱼全部用来生产鱼子酱,瞄准国际市场。
二是鲟鱼养殖成为冷水鱼新的增长点。除海东鲟鱼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的鲟鱼养殖外,各地的小规格鲟鱼(0.75千克)养殖也发展迅速,在酒泉市郊、刘家峡水库、定西等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预计2012年鲟鱼产量将达到1256吨,是2011年的5.56倍。图3明确地反映了这种发展趋势。
三是鲑鳟鱼养殖实现恢复性增长。2010-2011年,受到IHN病害影响,全省鲑鳟鱼养殖产量急剧下降,2011年只有785吨,仅为2009年的47.6%。2010-2011年,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2012年,受影响的地区生产水平恢复到正常年份的70%,预计鲑鳟鱼产量可以达到1800吨,其中也包括其他市(州)新发展的增量在内。
四是冷水鱼价格趋于稳定。2010-2011年,由于受生产能力不足影响,虹鳟价格一度达到50元/千克,金鳟60-70元/千克,鲟鱼50元/千克,目前回归到一个较为合理稳定的水平,鲟鱼受周边地区生产影响较大,价格还有可能下降。
五是健康养殖理念和技术不断推广。从调研情况看,90%以上的企业和农户都认识到良种和全价饲料的重要性,苗种(发眼卵)从有资质的正规企业购进,全程使用全价颗粒饲料,定期预防病害,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