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设计的西藏拉萨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冷水鱼人工繁育车间工艺方案,在拉萨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建设计划于9月份完成,这是中国水科院科技援藏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以2011年5月20日张显良院长与西藏农牧科学院李宝海副院长签定合作协议为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水科院加强与西藏农牧科学院合作,支撑西藏现代渔业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在中国水科院的统一组织和部署下,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和长江水产研究所高度重视援藏工作,分别与西藏农牧科学院及蔬菜研究所签订了具体的科技合作协议,充分发挥自身的工程装备、育种、养殖技术和资源调查保护等方面优势,通过共同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援建鱼类养殖、繁育车间,举办科技人员培训等方式,全面促进西藏渔业的快速发展。
一、深入研讨,谋划西藏渔业发展蓝图
2011年6月,由中国水科院副院长崔国辉带领渔机所长徐皓、副所长倪琦以及院成果处相关人员等首次进藏开展实地考察调研,拉开了中国水科院科技援藏工作的序幕。通过考察调研、交流研讨,专家们充分了解了西藏地区的渔业现状,提出西藏渔业资源保护与水产养殖跨越式发展并举的渔业发展思路,初步确定了科技援藏的工作内容。
近年来,渔机所、黑龙江所分别由所领导带队组织上海市农业委员会水产办公室、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和上海市松江区水产良种场等多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前往西藏实地考察调研,与西藏农牧科学院就人员培训、项目支持、苗种提供、资源保护、养殖装备研发、繁育技术、养殖技术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通过一系列调研交流,西藏渔业的发展方向日渐清晰,为西藏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联合攻关,加强西藏渔业科学研究
3年来,中国水科院与西藏农牧科学院通过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加强科技合作。渔机所与西藏农牧科学院联合申请上海市科教兴农课题等多个研究项目。2014年,由黑龙江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雅鲁藏布江中游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正式启动。4月16日至30日,由黑龙江所牵头,联合西藏农牧科学院、长江所,及西藏大学等7家院校组成“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科学考察队”,首次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林芝县至拉孜县近千公里江段开展了为期15天的联合科学考察。考察队对10个重要渔业水域设置点的鱼类种类、地理分布、群落结构、资源数量、产卵场、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初步了解了雅江中游的地理地貌、生态环境、水域特征等情况,获得了大量的有关鱼类资源的第一手基础数据,掌握了雅江中游地区渔业发展的基本概况,积累了丰富的西藏地区野外工作经验。科研项目的全面实施,为西藏水产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费支持,培养了渔业科技专业人才和队伍,提升了基础科研条件和技术水平,促进了西藏高原地区渔业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技术支持,提升西藏养殖装备水平
为了减少水产养殖对西藏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渔机所组织养殖工程研究室等相关部门开展了水产养殖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对现行的工厂化养殖装备进行了改进设计,研发了具有针对性的工厂化养殖装备。突破了高原条件下集约化养殖装备配套严重欠缺这一瓶颈,构建了适合高原地区冷水鱼类养殖与繁育的系统模式。首次在拉萨建成了一栋循环水养殖车间和多套室外流水养殖系统。渔机所科研团队于2012年1月16日顺利完成五套温室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四套室外流水养殖系统,总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并顺利通过验收。由于项目资金有限,渔机所自筹资金近20万元用于研发专用养殖装备,无偿支援西藏建设。该项目的建成,实现了西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工程零的突破,为西藏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设备运转良好,养殖产量稳定,不断向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罗非鱼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