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团队开展的“细菌混合感染对虹鳟的致病性”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Synergistic effects of co-infection with 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and Aeromonas salmonicida on mortality, pathophysiology, and immune responses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发表于JCR1区期刊《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
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作为全球重要的冷水经济鱼种,具有生长迅速、肉质佳、营养价值高等特点。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制约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本研究聚焦于2种对鲑鳟鱼类危害严重的病原体—嗜冷黄杆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系统比较了其在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条件下对虹鳟的致病性差异及宿主免疫反应特征。结果显示,与单一感染相比,混合感染组的虹鳟累计死亡率显著升高。转录组学分析揭示,在混合感染条件下,p53信号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这一结果表明,混合感染可能诱导了一种独特的、更为强烈的细胞凋亡反应。研究为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并为渔业管理中的靶向疾病干预奠定了科学基础。

本研究得到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HSY202411Q、2023TD45、2023TD96)和黑龙江省种业创新发展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