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今天是: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动态中心 科研动态 正文
科研动态

“鲫碱性环境适应分子机制”研究获得新进展

日期:2025-10-17 12:42 作者: 来源: 字体大小[  ]

淡水鱼类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创新团队在碱水和淡水鲫碱性环境适应差异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Divergence of underlying mechanisms in response to alkalinity conditions between two crucian carp (Carassius auratus) populations”在JCR1区期刊《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发表。

高碱度是威胁水生生物生存与繁殖的主要环境胁迫因素。阐明生物耐碱机制对于评估其适应潜力、指导盐碱水养殖至关重要。本研究以具有高耐碱可塑性的鲫为对象,比较了淡水群体(PX)与碱水群体(DL)对不同碱度胁迫的生理与分子响应差异。结果表明,2个群体表现出显著的碱适应分化:在低、中碱度下均表现出较强适应性,而DL群体在高碱度下的耐受性更优。2个群体在碱响应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与代谢物共同富集于能量和氨代谢相关通路,包括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脂类代谢、氮代谢以及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与PX群体相比,DL群体在碱胁迫下尿素循环和转氨作用增强,而氨基糖与核苷酸糖代谢、氨基酸氧化和糖酵解受到抑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的上调与谷氨酰胺酶的下调表明DL群体通过增强氨解毒作用适应碱胁迫。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转氨酶1和己糖激酶的下调,硬脂酰-CoA去饱和酶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的上调,揭示了活跃的能量代谢调节机制。ALT可能在氨基酸能量转化与氨调控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为解析碱适应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并为盐碱水域可持续水产养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得到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HSY202403M)资助。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