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贵州省冷水鱼养殖的现状
2.1 养殖的主要品种
贵州省的冷水鱼养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最初在安顺、铜仁地区发展虹鳟养殖,但由于当时主养的鲑鱼类不符合当地消费习惯,本地销量有限,而外销又达不到要求的规格,冷水鱼养殖企业曾一度陷入困境。从1999年鲟鱼引入贵州,逐渐推动了全省冷水鱼养殖的发展。
根据调查的结果,目前贵州省冷水鱼养殖主要是鲟鱼类,占90%以上,主要养殖的是各种杂交鲟,具体养殖品种包括大杂交鲟(达氏鳇♀×施氏鲟♂)、西杂交鲟(西伯利亚鲟×施氏鲟正反交)等,另有少量西伯利亚鲟和施氏鲟;另外,在毕节市有少数企业养殖裂腹鱼,在铜仁地区和安顺有养殖少量的虹鳟和金鳟。
2.2 贵州省冷水鱼养殖的主要分布区及养殖规模
据调查,近三年来,贵州省冷水鱼产量为:2009年,贵州省的冷水鱼产量为436吨,其中鲑鳟类共68吨,鲟鱼共368吨;2010年,贵州省的冷水鱼产量近600吨,其中鲟鱼产量约500吨,鲑鳟鱼(主要是虹鳟)产量约100吨;2011年,贵州省全省9个地、州、市,26个县市,共有40余家企业和养殖户开展冷水鱼养殖,养殖面积近40000m2,预计年产量约1000吨,其中鲟鱼产量约900吨,鲑鳟鱼约100吨,总产值近4000万元。
贵州省冷水鱼养殖主要分布区以铜仁地区和贵阳市为代表,实行产业化经营,规模较大,产品主要外销。2011年,两地共产冷水鱼(主要为鲟鱼)约640吨,占贵州省总产量的70%以上,养殖面积达30100m2。其中,铜仁地区产量约为540吨,共有14家养殖企业和养殖场,养殖面积达20000m2,又以该地区江口县最为发达,共有7家养殖企业和养殖场,2011年该县冷水鱼产量达200吨以上。贵阳市2011年产量约在200吨左右,共有5家养殖企业,养殖面积达10100m2。这两个地区的养殖对象以鲟鱼为主,加上少量的鲑鳟鱼,养殖规模较大,多在50吨以上,产品销往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上海、陕西等省市。
以安顺市、遵义市、毕节市、黔南州等地区为代表,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年产量多在10吨以下。养殖品种主要为鲟鱼类,及少量的鲑鱼类,通过垂钓、烧烤等休闲渔业方式就地销售。
2.3 养殖方式
贵州山区水资源丰富,现全省各地养殖单位养殖方式单一,主要是利用水泥池进行自然流水养殖,水源一般是涌泉水或河流水。仅在铜仁等地有少量网箱养殖。
流水养殖水泥池一般为长方形,单个水泥池面积多在60~200m2,水深约0.5~1.0m。由于水源丰富,多在0.2~1.0m3/s之间,大的水源流量甚至达到3~6m3/s,故养殖池水一般较深,养殖密度大,可达到20kg/m2。水源水通过落差自流进养殖池,无需提水泵,也不用配备增氧机,因水温普遍较低,多在15~20℃,一般不需遮阴棚,这些条件大大降低冷水鱼养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