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性鱼类养殖技术
冷水性鱼类养殖工程技术
冷水性鱼类深加工技术
首页 > 技术支撑 > 正文
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
发布时间:2011/11/14 |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 浏览次数:

  

 

(2)授精步骤

    采到的成熟卵,在生理盐水(BSS)中浸泡1分钟(配方   7.5     NaCl   0.2     KCl   0.2     CaCl2.2H2O   0.02     NaHCO3溶于1000毫升蒸馏水中,参照小林澈2004),加上良好的精液(经过显微镜低倍镜下检查,凡精液中的精子遇水能够快速游泳的,快速运动时间30秒以上的即为良好的精液)。用羽毛搅拌半分钟,使精卵相互充分接触,马上加入少量清水,使卵受精,略加搅拌,静置1~2分钟。之后,加入多量清水,冲去过多的精液和卵皮,再加多量清水,静置一小时后把受精卵到入孵化器内(彩图4-3)。

  6.鱼卵的计数  

(1)亲鱼个体大小与怀卵量的关系    

亲鱼的怀卵量多少及其卵径大小与鱼体大小和年龄相关,个体大、高龄鱼的卵粒大而且数量多(见表4-2)。卵径大小又关系到直接孵出仔鱼的大小,如卵径3.5毫米,孵出仔鱼全长12毫米;卵径7毫米,孵出仔鱼全长20毫米。

表4-2不同体重虹鳟的怀卵量和卵径

 

体重(千克)

0.5

0.9

1.5

2.1

2.8

3.5

4.2

怀卵量(粒)

卵径(毫米)

1000

4.0

2000

4.5

3000

5.0

4000

5.5

5000

6.0

6000

6.5

7000

7.0

 

虹鳟鱼苗种生产上,对采卵亲鱼龄期的确定,各国选择标准不一样。日本为234龄,朝鲜为45龄,我国多为3456龄。  

将吸水膨胀后的卵逐个排列在呈角铁状的卵子计数尺上,测出20厘米长度的范围内的卵粒数量(彩图4-4),然后查表(见表4-3)即可得出每升容积的卵粒数和卵径,再乘以实际容积就可求得实际获卵数。但是由于参与繁殖的雌性亲本个体与年龄不同在实际生产操作中采取的计卵的方式通常是,首先用天平称量20克卵,然后统计出20克的卵数,那么每克卵有多少粒就能计算出,然后根据实际出售或生产的卵重(克),推算出实际的产卵数,但是操作时要将水沥净,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操作场所应该选择在孵化车间内,因为室内有着较高的湿度和适宜的温度。  

7.受精率的计算  在水温1O℃条件下,受精后12个小时(用积温来计算为120度·时,积温=受精后的小时数×日平均水温)卵可发育至4个细胞期。这时将20粒卵在受精鉴别液中浸泡10分钟后,放在解剖镜下观察,在卵的一端,胚体上形成了4个大小相同细胞的  

表4-3鱼卵数量测算表

 

20厘米长度内卵数(粒)

卵径(毫米)

每升卵量(粒)

50

48

46

44

42

40

38

36

34

32

30

4.0

4.16

4.34

4.54

4.76

5.0

5.26

5.55

5.88

6.25

6.66

18400

16400

14400

12500

10800

9400

8000

6900

5800

4900

4000

 

是受精卵。形成的细胞大小相差很大,排列不规则,分辨不出细胞个数的是非受精卵。根据两次检测结果计算出受精率。

检测受精率的另一方法是受精后,卵发育至累积温度100度·日时(累积温度=受精后的日数×日平均水温),将卵放在鉴别液中浸泡5分钟后,肉眼观察,在卵的一端有一白色线条状胚体的即为受精卵。根据2次、40粒卵的观测结果计算出受精率。鉴别液配制方法是在85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福尔马林5毫升、甘油6毫升和冰醋酸4毫升即成。

(三)孵化管理

    在孵化过程中,注水量控制在每只孵化桶35升/分钟(5-6升卵)。在放卵后的累积温度47度日前,需进行一次检查,拣出死卵。

1.受精卵的发育和敏感期特点  

鱼卵加水后,接受了精子的卵即开始吸水膨胀,30~60分钟后吸水过程结束,约17%左右的水被吸入卵内。原来无弹性、卵膜柔软的卵变得有弹力。被吸入的水充斥在卵膜和卵黄膜之间。吸水后敏感性迅速增强,约半个小时达到敏感性的高峰,这时的卵不耐震动,震动会使卵黄膜破坏,卵黄蛋白与水一接触,立即凝固变白,整个卵粒变成白色成为死卵。吸水后1个小时后敏感性又降到最低点,此后24个小时内,卵较耐震动,所以在这期间可以将死卵剔除。但是吸水24个小时以后至发眼期,也是受精卵的敏感期,特别是在水温l0℃下,受精后第6至第9天,大约是胚体形成到原肠口封闭的期间,又进入第2个敏感高峰期.这时的受精卵,因水流引起的震动,也会导致死亡。  

卵受精后,就开始了虹鳟鱼的早期发育。这一发育期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受精后至发眼期、发眼至孵化、孵化至上浮。

  卵从受精至孵出所需日数因水温而异,在平均水温7.5下需46日,即345个累计温度。根据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试验,当平均水温9时,孵化期约3038天。从受精卵至发眼期的日数约为孵化所需日数的一半。  

根据虹鳟鱼胚胎发育的敏感期特点,可以划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体节分化期、发眼前期和发眼期六个阶段。  

(1) 胚盘形成期累积度日为02个,此期卵充分膨胀,形成胚盘,油球集中于动物极。对外界刺激不很稳定。  

(2) 卵裂期为247个度日,此期细胞不断分裂,分裂球不断变小,末期出现囊胚腔。对外界刺激较为稳定。  

(3) 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为4752个度日,此期胚盘直径扩大。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增高。  

(4) 体节分化期为52104个度日,此期胚体动物极向植物极外包,末期囊胚层全部包围了卵黄囊,胚孔封闭。对外界刺激反应最不稳定。  

(5) 发眼前期为104170个度日。此期形成尾芽,开始血液循环。对外界刺激敏感性降低。  

(6) 发眼期为170343个度日。此期血液循环加强,胚体扭动次数增加。发眼期是受精卵发育到胚体的眼泡内形成了黑色素,肉眼从卵外即可看到卵内出现了2个黑色眼点的时期,同时受精卵的颜色带有血色。出现了黑色眼点的卵,叫发眼卵。此期对外界刺激反应稳定。卵具备了较强的耐震力,所以在发眼期才可以进行拣除死卵和出售、运输活卵的作业。

  2.受精卵孵化的管理  

孵化的最适温度为9,因此应控制温度在713,发眼卵耗氧较多,即使短时间停水,也会因过于密集而造成缺氧窒息,因此孵化期间必须保证流水的通畅,孵化用水的溶氧量应该在6.5毫克/升以上,溶氧量少或含有氮气的地下水应该在曝气后使用。卵对光线照射的抵抗力很弱,明亮光线照射数小时就会致死,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避光措施。在孵化的整个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防止一切噪音的干扰及搬动时的振动。虽然发眼卵对振动的抵抗力已相对增强,但是仍应防止过于强烈的振动。  

虹鳟受精卵吸水膨胀后,经过计数后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目前广泛采用桶式孵化器和平列槽相结合的方法。桶的大小不一,盛卵2万粒到10万粒不等。孵化用水自下部流经全部鱼卵后从上部溢出,通常盛装5-6升卵的孵化桶,每桶注水量35/分钟。每天用250毫克/升甲醛溶液流水消毒1小时,抑制水霉菌的生长。        

在累计温度达220个度日、眼点明显时移入平列槽继续孵化,同时可以进行清除死卵的工作或进行鱼卵的长途运输。如采用人工拣卵作业,熟练的工人8小时可拣出死卵20000粒。

平列槽槽内有自下而上流水的小槽46个。每个平列槽可以孵化发眼卵46万粒,将卵铺成一层平列放置。采用孵化桶与平列槽相结合孵化的方法,可大大节约用水和占地面积。孵化桶可架式放置,每平方米8只桶的面积,可孵化近100万粒鱼卵。平列槽一层摆放,便于检查管理,出苗后可在原槽中继续饲养23周。  

3.孵出仔鱼的管理  

  转入平列槽中孵化后,容卵量以槽底平铺23层为佳。在溶氧量7.5毫克/升的情况下,每10万粒卵的注水量为每分钟810升。及时清除死卵。当槽内鱼卵开始出现破膜仔鱼时,应加强检查,及时清除卵皮和死苗,注意饲育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刷洗槽孔,保持水流畅通。  

    虹鳟从破膜孵出到上浮所需要的累计温度与受精卵的孵化所需的累积温度相近,约343度日,刚孵化出来的仔鱼体质嫩弱,体色很淡,具有卵黄囊,侧卧于槽底,体长1518毫米,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继续发育,极其纤弱,遇堆积过多或流水不畅,易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这时应把刚孵出的仔鱼摆放在流畅通的特制设备里,若放在阿特金斯孵化器内(规格为30×3O×2厘米的仔鱼饲育盘),每盘装1500尾为宜。若放在丹麦式平列槽内(规格为50×50×25厘米的饲育小槽),每个小槽放入1万尾为宜。若在立式孵化器中孵化,孵出的仔鱼可往原盘饲育,无需挪动。

如果孵化器受限,可将仔鱼倒入孵化室内的小水泥池中,亦可放入由铁丝网钉制的笼子内并置于水流通畅的沟渠中,但要避兔直射光照射。这期间仔鱼贴卧水底,其发育完全依靠卵黄囊的营养,注水量应该适当增大,每10万尾保持在20升/分以上。对于从浮出至120度日的卵黄囊仔鱼,在管理上重点要放在防止过水不畅引起的窒息死亡,120度日以后的仔鱼,鳍条开始分化,活动能力增强,体色发黑,个体增大,一般不易死亡,累计温度在240300度日的仔鱼,多数会因为卵黄囊水肿、畸形等原因造成一定的损失。整个仔鱼期管理,除调整好水流量外,需要经常检查,及时清除死苗,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340度日后,卵黄囊逐渐吸收4/5,体表黑色素增多,游动能力增强,可以浮上平游,此时称其为上浮仔鱼。  

4.水质控制  

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澄清,无杂质和悬浮物,水温适宜。孵化最适水温为9℃,适温范围为713℃,低于此范围孵化日数延长,且孵化效果不好;高于此范围,发眼、孵化率降低,畸形仔鱼增多。  

孵化用水要求溶解氧充足。在水温10℃下每10万粒受精卵每小时耗氧量为260毫克,每10万粒发眼卵每小时耗氧量为440毫克。孵出后耗氧量急剧增加,约为发眼卵的23倍。孵化时水中溶氧过少,受精卵的发育发生障碍,孵化日数延长,孵出的仔鱼个体规格小。孵化用水的溶氧量应高于6.5毫克/升。  

5.疾病预防

受精卵孵化期间,主要是预防水霉病,通常使用250毫克/升的甲醛溶液,每天流水消毒1小时,或者用1%3%食盐水浸洗20分钟;也可用亚甲基兰每立方米水体23克匀洒;通过消毒可增加卵膜的硬度,同时能抑制水霉菌的着生和细菌的生长,减少水霉菌和卵膜破裂的危害,保持良好的孵化环境,这是提高鱼卵孵化率的有效方法。在卵黄囊仔鱼期,尽量避免使用药物预防疾病,因为这期间仔鱼体质比较纤弱。对于水质受到浑水侵袭的情况,要针对细菌性烂鳍和烂鳃进行预防,如使用化学纯的硫酸铜500毫克/升,浸泡30秒,避免使用金属容器。  

上一页

友情链接: 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   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鮃鲽类现代产业技术体系  
首页  |   产业动态  |   市场行情  |   供求信息  |   企业组织  |   交流合作  |   示范基地  |   科研团队  |   创新平台  |   数据库  |   技术支撑  |   在线视频  |  
Copyright  ®  2011  版权所有: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松发街道43号 邮编:150001
请在IE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下取得最佳观赏效果。黑ICP备06008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