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所研究成果揭示人工放流中华鲟在海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1835)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2010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目录列为极危物种,享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目前每年到达葛洲坝产卵场的繁殖群体数量已不足100尾,种群现状令人堪忧。关于中华鲟在海洋中的分布,一直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最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厦门海域放流中华鲟的迁移和分布》揭示了人工放流中华鲟在海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图1 中华鲟在海区的空间分布

该论文在2016年第3期《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出版,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研究员担任通讯作者撰写。研究者通过常规标志回捕和卫星遥测相结合的手段,获得了中华鲟在海区的分布和迁移特征,包括分布的地理范围、栖息水域特征、迁移路线和速度等重要数据。

研究者在厦门九龙江口共标志放流了258尾4~12 龄中华鲟(全长142~210 cm),其中部分个体使用了弹出式卫星档案标志(MK 10-PAT)。结果发现,中华鲟分布位点主要位于中国沿海大陆架水域,集中分布位点为厦门至舟山群岛之间的近海区,主要包括舟山群岛、泉州和温州附近海域。除3尾个体离岸距离为350 km、41 km和29 km外,其余个体与海岸线距离均在15 km范围内;从分布纬度来看,向南迁移的纬度范围为1.366°,到达南海海域,向北最远迁移的纬度范围为14.539°,到达朝鲜东部海域,纬度跨度为15.905°,单尾个体沿大陆架的最远直线迁移距离达到了2205 km。

总体来看,中华鲟在海洋的较大分布范围有利于物种生存和保护。就影响中华鲟分布的因素来看,作者认为水温可能是中华鲟的海区迁移和分布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和限制因子,而盐度和水深是中华鲟距离海岸线分布的限制因子,饵料丰度则影响了中华鲟具体的迁移和分布位点,中华鲟集中分布的3个区域的饵料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中华鲟在海洋的分布边界和重要分布区,了解中华鲟长江群体对海洋环境(如盐度、温度和水深等)的适应能力,评估不同的增殖放流策略,为海区中华鲟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中华鲟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研究得到了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批准号:201501001)、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批准号:FH02_1213)、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批准号:20120308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379218,31202003)资助。

更多详情请阅原文:

王成友,杜浩,刘猛,危起伟,张辉,吴金明,刘志刚,沈丽,厦门海域放流中华鲟的迁移和分布.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2016,46卷,3期,294-303页

http://219.238.6.215/publisher/scp/journal/SSV/46/3/10.1360/N052015-00211

(来源:长江水产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