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保护对策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来源:长江水产研究所) 2014年10月17日,为保护长江中华鲟自然种群,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武汉召开会议,对中华鲟自然繁殖监测情况、现有资源状况及保护对策等进行了研讨。

       会议由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韩旭副主任主持,中国科学院曹文宣院士出席会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水库管理司、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湖北省水产局、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和领导参加会议。
       2013年,长江所等4家科研单位在长江葛洲坝下游均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的迹象。为进一步核实情况,2014年8月10日至9月5日,长江所在宜昌至上海长江口的江段开展了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专项调查,未发现2013年繁殖的中华鲟幼鱼。这是葛洲坝截流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表明中华鲟自然种群生存正面临严重危机,保护中华鲟刻不容缓。 会上,长江所危起伟研究员汇报了确认中华鲟自然繁殖中断调查工作相关情况,梳理了近30多年来长江中华鲟自然种群及其栖息地衰减过程,对自然繁殖中断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保护中华鲟的建议。与会专家对中华鲟自然繁殖中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梯级水电站等涉水工程、长江航运、水温变化、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严重影响了长江水域生态环境,中华鲟生存条件严重恶化。在保护对策方面,与会专家从水库联合调度、禁渔措施管理、产卵场及栖息地的修复重建等方面进行了研讨,认为做好生态保护是挽救中华鲟自然种群的唯一对策;建议构建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协调联动机制,开展渔政执法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共同做好中华鲟保护工作。
       此次会议是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成立后首次召开的流域性工作会议,将对推动中华鲟保护工作深入开展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