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河掌镇:冷水鱼养出富民“热产业”

夏秋之交,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的青山间氤氲着沁人肺腑的清新空气。记者在套峪村冷水鱼养殖基地看到,占地45亩的鱼塘被整齐地分隔成一个个小水池,上万条金鳟、虹鳟、鲟鱼、雅鱼、哲罗鱼、淡水三文鱼游弋其中。

“我从2003年开始养殖冷水鱼,到现在总投资5000多万元,年销售70多万斤,年利润100多万元。”鱼池边,正在给鱼群喂饲料的养殖场主人隋邵文笑着告诉记者,冷水鱼吃起来没有土腥味,鲜美嫩滑,在市场上特别走俏。

因为地处群山之间,草河掌镇比本溪县其他地区全年平均温度都要低几度。过去,当地农民都觉得这是个劣势,因为种庄稼要比别人晚,收庄稼的时间却要提前。“低温也有低温的好处,镇里就是遵循这个特点引领农民发展起冷水鱼养殖。”隋邵文说。

近年来,草河掌的冷水鱼养殖产业逐步兴起并发展壮大起来。目前,镇里有冷水鱼养殖场39处,总面积200余亩,居全省首位,被确定为省级冷水养殖特色乡镇。其中,套峪村冷水鱼养殖基地还先后获得过农业部“健康水产养殖示范场”、辽宁省“省级良种场”等称号。这个镇的冷水鱼养殖主要以虹鳟、金鳟和鲟鱼为主,鱼苗由鱼场自行繁殖,也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发展。“现在每年能产出五十万斤左右,不包括苗子。”隋邵文告诉记者,养殖场产出的鱼主要供应沈阳、长春、吉林、延边、大庆、黑河等东三省地区。此外,还向京津地区销售虹鳟鱼。

如今,冷水鱼养殖为草河掌镇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受益,真正成了富民强村的“热产业”。

本报记者 武佳音

详见8月31日《本溪日报》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