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新技术研发 让渔业发展海阔天空

近年来,我国渔业发展迅速,水产品总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一大批渔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推广应用,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

如何在未来走好渔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海洋发展局主办的2021中国(青岛)渔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渔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新形势下渔业产业发展的实践思考、水产种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新技术新科技在渔业行业的发展应用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了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前沿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碳汇渔业成为未来趋势

迈向渔业现代化新征程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实现渔业现代化,需要加强规划对渔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分享了对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的思考。唐启升认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渔业的现在和未来,将使渔业的出路海阔天空,渔业五大产业和三产融合发展更具活力,将为中国和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他指出,充分发挥渔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碳汇渔业,为实现碳中和再做新贡献。

据介绍,碳汇渔业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把这些已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一般而言,能够充分发挥碳汇功能、具有直接或间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渔业生产活动皆称为“碳汇渔业”。具体而言,是指通过收获贝类、藻类、滤食性鱼类、甲壳类等养殖海产等将碳产品移出水体,使碳被再利用或被储存。譬如源于光合作用的养殖海藻用于生物能源时,最多只是将从大气中吸收的碳重新释放回大气,并不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基本属于碳中性。从经济价值来说,这是发展碳汇渔业的美好预期之一。然而。当前养殖业投饵使用率较低,养殖业成为重要碳源,水体环境受到破坏,造成蓝藻和赤潮等自然灾害。唐启升从这一角度将“碳汇渔业”通俗化地称为“不投饵渔业”。

从碳汇的可养殖品种以及经济效益来看,目前的碳汇渔业实际上主要针对海水养殖。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海水养殖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按现有贝藻产量比例计算,海水养殖每年从水体中大约移出230万吨碳;到2050年,我国海水养殖总产量预计达到3500万吨,海水养殖碳汇总量可达到400多万吨。因此“碳汇渔业”,尤其是“蓝色碳汇渔业”的发展对我国及世界食物安全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都将做出贡献,是值得未来世界各国联手推动的全球工程。

品牌驱动水产品产业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以《我国水产种业状况与发展趋势》为题,分享了我国水产种业发展的经验以及发展趋势。包振民表示,“小康中国”建设需要水产业,而种业是水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水产育种研究已走在国际前沿。下一阶段,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并应用于种质创新、解决高通量性状测定问题、打造现代化水产种业工程体系、围绕大宗主养物种并以企业为主体开展重大品种创制等,将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在《品牌驱动水产品产业发展》演讲中提出,我国水产品产量超过世界水产品产量1/3,但多数是小规模生产。只有区域性的规模生产,或者将小规模的生产者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按统一标准生产才能创建品牌。崔和表示,品牌的建立来自对品质的一贯坚守,对市场、消费者的高度负责。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韩立民以《我国“蓝色粮仓”建设现状、问题与高质量发展路径》为题,阐述分析了蓝色粮仓建设的增长潜力、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同时分享了“蓝色粮仓”高质量发展路径和成功案例。他指出,建设“蓝色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我国“蓝色粮仓”未来建设将在水产资源养护、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流通、打造渔业水产品品牌等领域重点发力、多管齐下。

把握好“十四五”渔业机遇

在圆桌对话环节,以“中国渔业产业发展现状与机遇”为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中国渔业协会会长崔和、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韩立民进行了探讨。与会嘉宾围绕“十四五”时期中国渔业产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增长点、未来发展导向等问题展开对话交流。

唐启升认为,当前全球正面临气候变暖、海域环境愈发严峻,对海洋渔业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应重视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采取各种消除生物多样性威胁的措施,加大对渔业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包振民表示,海洋种业是“总部经济”,是青岛的传统优势产业,青岛种业成果转化应瞄准全国全球。他建议,青岛要明确定位,建立比较优势,建设水产种苗研发中心或基地,加大力度给予土地、专项资金等支持。相信未来青岛能够为我国水产种业做出更大贡献。

韩立民表示,海洋战略新兴产业是以海洋高新技术为基础,具有高度产业关联和巨大发展潜力,对海洋经济发展起着导向作用的各种产业活动。作为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渔业建设,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施装备为支撑,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经营渔业,不断提升渔业的科技水平,实现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如海水健康养殖、深远海养殖、远洋渔业包括极地渔业等。


《中国食品报》(2021年11月23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