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精神 勇挑创新攻坚重任”事迹报告暨主题党课上,吴文化同志以“冷域深耕铸种业脊梁 寒江育苗守科研初心”为题,深情讲述了他在艰苦环境中献身农业科研的动人故事,他的种种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也引发了我对自身使命担当的深刻思考。
冷域深耕,铸就坚韧脊梁。农业科研,尤其育种事业,是一场需要对抗时间与自然双重阻力的漫长跋涉。吴文化同志数十年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冷域”,其历程并非轰轰烈烈,而是以水滴石穿般的毅力默默耕耘。这“冷域”,既是地理上的偏远严寒,也是科研探索中那份需要独自承受的孤寂与清贫。他生动诠释了“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用无声的坚守与时间赛跑,最终在冻土中培育出希望的良种。这份定力与韧性,正是我们这个时代在纷繁喧嚣中尤为稀缺、尤为珍贵的品质,是支撑创新大厦最深厚的基石。
寒江育苗,守护赤诚初心。“寒江”象征着科研路上的艰难险阻与重重考验。吴文化同志在报告中深情回顾了无数次面对技术瓶颈、实验失败、环境挑战时的抉择时刻。支撑他一次次迎难而上的,正是那份对“让中国人饭碗端得更牢”这一使命的炽热初心。这初心超越了个人得失,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担当,是对万千农民增产增收的深沉承诺。正是这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情怀,使他能在“寒江”刺骨中始终保持育苗的热忱,将论文写在江河湖泊上,将成果送入千家万户的粮仓。这份初心如灯,照亮了科研的航程,也温暖了奋斗者的心灵。
勇挑重担,彰显创新锐气。报告深刻启示我们,真正的科学精神,既需要“坐得住”的静气,更要有“攻难关”的锐气。吴文化同志面对种业“卡脖子”难题,没有退缩回避,而是主动请缨,勇挑创新攻坚的重担。他带领团队,以科学思维大胆探索未知领域,勇于挑战传统范式,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寻求突破。这种“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的开拓精神,是推动事业不断前进的核心动力。它要求我们不仅要有坚守的耐力,更要有打破陈规、锐意创新的勇气与智慧,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价值飞跃。
学习吴文化同志的事迹,更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岗位实践中磨砺坚韧品格。面对工作中的繁杂任务与周期挑战,我们要摒弃浮躁,主动培养钉钉子精神,在平凡岗位上沉心静气,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一次“育种”,力求精进,久久为功。在服务大局中坚守为民情怀。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时刻铭记工作的最终指向是服务人民、贡献社会。要像吴文化同志那样,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让工作的成果惠及更广大的人群。在攻坚克难中激发创新锐气。面对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式,勇于探索新方法、新路径。主动学习前沿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争当岗位创新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