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捕鱼船重新驶入南太平洋海岛国家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过去的近30年一样,这些船只将当地数量众多的金枪鱼捕捞上岸,制作成罐头,销往美国和世界各地。这场持续了数十天的渔业纠纷虽然以美国和南太平洋国家达成临时协议暂告平息,但有分析认为,双方未来会面临更复杂的问题。
南太平洋国家所处的海域盛产金枪鱼,其每年的金枪鱼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而由瑙鲁等8个地区国家组成的瑙鲁协议成员国的产量又占到地区总产量的一大部分。1987年,美国同南太平洋岛国集体签署了金枪鱼渔业协议。根据该协议,在美国支付一定的入渔费(每年的具体数额由双方通过谈判确定)后,协议签署国允许美国捕鱼船进入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捕捞金枪鱼。同时,与该协议“捆绑销售”的还有美国政府每年2100万美元的官方援助和美国军方对当地海域的“渔业巡航”。
根据协议,美国将在2016年支付6700万美元购买在协议签署国家水域约6000天的作业天数。但在2015年底,美国突然要求修改协议,包括取消购买2000天作业天数,涉及金额约2300万美元。美方给出的毁约理由是,受国际市场金枪鱼价格下跌和生产成本上升影响,美国渔业企业已无力执行金枪鱼入渔协议。同时,美方还要求南太平洋岛国修改按天收费的规定,改由按实际捕捞量收费。对此,负责地区渔业事务的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不得不停止向美国渔船发放捕捞许可证。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难谈判,双方基本上以美国提出的要求为基础达成了临时协议。然而,美国国务院已经明确表示,除非修改协议大幅降低入渔费,否则美国将于2017年退出金枪鱼渔业协议。
对于美国擅自违约的行为,相关当事国表示非常愤慨。瑙鲁协议成员国办公室首席执行官阿阔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会做任何妥协!美国渔船可以在我们的海域捕鱼,但前提是必须遵守我们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安排,如果美国渔民不打算遵守按天付费规则,那么他们就应该去别的海域捕鱼。”阿阔柔表示,“一系列事件已经证明,美国船队已经不是令人信任和可靠的商业伙伴,即便没有与美国签订的条约,我们的经济状况也不会变差”。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美国当然不会因为金枪鱼价格下跌就马上退出条约,此举意在向南太平洋国家施压,迫使其大幅修改或重新签署一份对美国更有利的条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发展政策中心副主任马修·多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10年,瑙鲁协议成员国对外国渔船入渔费实行按天收费的规定,且额度不断上涨,目前已经涨到每船每天约1万美元。在原协议框架下,美国捕鱼船已经感到吃力,许多规模较小的船队入不敷出。
金枪鱼是南太平洋岛国重要的收入来源,部分岛国已经感受到威胁。目前,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局仍在与美方就条约问题进行紧张谈判。多南认为,一旦美国退出条约,遭受损失最大的是金枪鱼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即那些非瑙鲁协议成员国,他们本来就无法从入渔费中赚取较大利润,现在又可能失去美国的援助,财政很可能会出现问题。(来源:《 人民日报 》2016年04月25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