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山东省威海市的两个院士工作站均传来新进展,为海洋的碳汇发展添砖加瓦。海洋作为最大的活跃碳库,其增汇潜力和价值非常巨大。威海市有着近千公里的海岸线,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超一万平方千米,非常适合“碳汇渔业”的发展,把海洋自然资源优势转变成蓝色经济发展优势,是当前威海蓝色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双院士护航威海碳汇研究
山东省海洋负排放焦念志院士工作站是全国首个以海洋负排放为研究领域的院士工作站。近日,工作站围隔海上实验平台,在威海市世代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确权海域进行布放。此次围隔海上实验平台的布放是工作站揭牌以来的一个“新动作”,旨在监测海带养殖过程中产生有效碳汇的相关数据,从而为太平洋学会团体标准申报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以往主要以陆地生态系统增汇为主,但其实海洋作为最大的活跃碳库,其增汇潜力和价值更为巨大。”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院长赵明波介绍,由于缺乏相关的碳汇项目碳汇计量和监测的标准或方法学,目前国内尚没有可用于自愿减排交易的海洋渔业碳汇项目。“从制定标准之初就是以实现养殖大型藻类的碳汇交易为目的,以开发海洋碳汇项目为主要研究内容,希望能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海洋藻类碳汇交易的实施。”赵明波说。
唐启升院士工作站近日传出好消息,在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后,“贝—藻—参”这种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试验成功。
在荣成桑沟湾海域,通过水下摄像实时视频中可以看到,海底深处在由石头、废旧渔船、水泥桩构筑的海洋乐园中,绿色海藻附着其上,海参则悠闲地“匍匐”在海底人工构造礁石上,一派生态和谐景象。
中国首个碳汇渔业实验室“桑沟湾贝藻碳汇实验室”,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的指导下,荣成桑沟湾海域首创“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前瞻性开展了养殖海域碳汇功能研究,对养殖贝藻类为主体的“渔业碳汇”形成过程和机制进行了系统阐释。利用海带、海参、鲍鱼、扇贝、海水鱼等养殖品种间的互补优势,不仅提高养殖产品质效,而且更好地让水质良性循环,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带来无限可能。
唐启升院士工作站已经开发了“贝—藻—参”“鱼—贝—藻”“鲍—参—藻”等浅海筏式、底播多种形式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年固碳量在11万吨以上,这相当于在陆地上植树造林15万公顷。
有数字统计,一年来威海市海洋渔业碳汇量达到140.17万吨,相当于新增造林约61万公顷。
在日前召开的“发展碳汇渔业科技、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学术研讨会以及“山东省渔业碳汇工作研讨会”中,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在“碳汇渔业”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海水贝藻养殖年均产量450万吨以上,每年可从水体中移出的碳量为25万—30万吨,相当于每年移出110万吨二氧化碳,直接节省造林价值近10亿元。
稳健推进蓝碳经济发展
海洋作为最大的活跃碳库,海洋碳汇研究对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威海海岸线总长近千公里,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超1万平方千米,占全市近岸海域总面积的九成多,非常适合“碳汇渔业”的发展。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教授赫尔穆特·托马斯直言,威海在增加海洋碳储量中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威海南海新区依据威海市国际海洋科技城南部海洋新经济先导区规划布局,结合现有自然资源及产业条件,规划建设科技创新引领、生态技术主导、产业综合发展的生态经济产业示范区,已建成1万多平方米的生态种质繁育与开发示范基地,对6000亩湿地开展滨海盐碱滩地植物改良实验,为蓝碳经济与湿地建设、岸线修复等结合提供了范例,同时加快推进海洋碳汇研究,借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共同打造产学研于一体的水产种业基地,持续培育壮大蓝色经济。
海洋碳汇,就是将海洋作为一个特定载体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化的过程和机制。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储存了全球约93%的二氧化碳,吸收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约30%的二氧化碳。这种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汇被称为“蓝碳”。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的研究,海洋生物固定了全球55%的碳,可见海洋生物在固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威海市海水养殖产业发达,养殖品种囊括了鱼、虾、贝、藻等,其中贝类和藻类是最主要的碳汇渔业养殖品种。碳酸钙是贝壳的主要成分,约占95%。海水贝类通过直接吸收海水中的碳酸氢根形成碳酸钙的方式来汇碳。此外,贝类滤食能力强,能够从海水中滤食微藻、有机物颗粒等,满足自身软体组织生长需求,这个过程固定了微藻和有机物颗粒中的碳。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博士James Fourqurean说:“海草对水质净化、生物栖息环境、固碳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威海能够采取更多措施,不仅保护现有的,还要修复曾经失去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说:“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还是硬道理,如果硬性减排势必影响经济发展,如果有一种办法把排出去的碳再吸收下来,不要在大气里,就不会影响气候变化,这就是两全其美之策,海洋就是这样一个出口。海洋碳汇对外服务于我国应对气候问题国际谈判,对内支撑海洋生态健康和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助推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蒋增杰说:“渔业碳汇的计算是有方法的,养出了多少吨,会固定多少碳,再折算成二氧化碳。海带、贝类的碳汇,大家是比较认可的中国每年收获干海带差不多一百五六十万吨,碳含量是多少,可以估出一个数。另外海带生长过程中会有碎屑掉到沉积物里,也有一块固碳量,同时光合作用会释放一些溶解有机碳。通过微生物利用,一部分变成微生物自身的生物量,另一部分变成惰性溶解有机碳,在海里存很长时间,也是碳汇的一部分。”
唐启升曾说道:“我突然突发奇想,多养些扇贝就行了,扇贝在生长过程中,它会大量过滤藻类,贝类间接促进了海洋藻类的生长,同时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科学数据是这么来的。”
唐启升认为,在海洋中凡不需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也具有碳汇功能,可能形成海洋碳汇。建议充分利用海洋环境中食物链传递规律以及各种物理化学作用机制,实行立体化综合养殖,在净化海洋养殖环境,提高养殖效率的同时,增强生物碳汇功能。此外,要发展海洋牧业,保护近海自然生物碳汇;加强渔业碳汇的科研投入,进行碳汇计量方法的深入研究;加强基础工作,促进碳汇渔业的市场化等。
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李乃胜建议,威海要充分认识得天独厚的海洋自然资源禀赋,树立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把海洋自然资源优势转变成蓝色经济发展优势,这是当前威海蓝色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中国食品报》(2021年12月14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