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0至30日,以刘伟研究员为组长的大麻哈鱼课题组,分别在呼玛河干流古龙干河口下河段、汤旺河下游渠首坝下和逊别拉河下游乌底河口下河段展开大麻哈鱼放流示范工作。本次放流的大麻哈鱼幼鱼带有三种组合标记,是2016年春季人工繁殖孵化培育的优质健康群体,共计10万尾。这也是继2012年开始在黑龙江中游抚远段水域增殖放流黑龙江种群大麻哈鱼以来,将放流水域上移至500km以上的松花江下游汤旺河和1300km以上的黑龙江上游呼玛河,这标志着我国建设大麻哈鱼高、中纬度原始产卵场种群恢复和栖息地重建示范工作又向前迈进一步。
大麻哈鱼是重要的生态环境敏感指示物种之一,大麻哈鱼资源保护与恢复和栖息地生态修复是一项以关乎自然资源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综合生态系统工程。开展重点水域大麻哈鱼产卵场生态修复和种群资源恢复研究,通过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自主创新,建立起完整的增殖放流群体标记与评估、栖息地适宜性评定与生态修复、种群增殖保护与恢复应用技术体系和示范区。几年来,在农业部渔业物种资源保护和渔业生态环境监测项目的资助下,课题组已在汤旺河、呼玛河、逊别拉河、黑龙江萝北段-抚远段和绥芬河等水域开展了群体标记放流,累计放流大麻哈鱼苗(卵)达50余万尾(粒),使得我国境内大麻哈鱼的洄游路线和半径基本覆盖黑龙江全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