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黑龙江所马波研究员所率团队的研究论文“Seasonal variation in diet of juvenile Amur sturgeon Acipenser schrenckii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Songhua River, Northeast China”(第一作者李雷,通讯作者马波)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Ichthyology》的STURGEON PAPERS专栏上正式在线发表,这标志着黑龙江所在施氏鲟增殖放流评估效果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自2017年9月起,在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等项目的资助下,马波研究员率领团队开始在松花江下游采用荧光法(VIE)对人工养殖施氏鲟幼鱼(平均全长14.7±0.1cm,体重11.8±0.1g)进行标记放流,并持续进行监测评估。至2018年8月,研究团队相继回捕收集标记施氏鲟样本253尾,通过对样本食性及生长的季节性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放流的人工养殖施氏鲟幼鱼(1)主要以摄食摇蚊类幼虫(IRI=5483.4)和蜉蝣目幼虫(IRI=5088.8)为主,其次为鱼类(IRI=691.9);(2)食物组成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Tukey's HSD test,p<0.01),秋季和春季以蜉蝣目幼虫为主,夏季主要以摇蚊类幼虫为主,而鱼类在秋季食谱中出现频率较高,表明施氏鲟具有较强的食性可塑性和策略性;(3)能够较好地适应自然环境,摄食强度高,空胃率低(4.3%),生长速度较快,周年平均全长增加约8.1cm,体重增加约26.0g。
鲟鱼素有水生生物“活化石”之称,具有较高的研究和经济双重价值。施氏鲟不仅是我国黑龙江水系珍稀特有的鲟科鱼类,也是中俄两国边境水域重要水生生物物种。受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自然种群规模不断缩小,野生资源在我国境内面临衰退,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等级。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将开展人工增殖放流作为施氏鲟资源养护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后续监测和评估研究,对于放流后的施氏鲟在自然水域中生存状况缺少翔实科学数据。
黑龙江所施氏鲟人工增殖放流研究团队在效果评估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将为政府部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力地支撑了施氏鲟资源的恢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