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今天是: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动态中心 科研动态 正文
科研动态

黑龙江所两项进展入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22年科研重大进展

日期:2023-03-07 09:44 作者:董晓丽 来源: 字体大小[  ]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布了2022年科研十大进展,黑龙江所完成的“培育高产虹鳟‘全雌1号’新品种”“完成虹鳟IHN核酸疫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两项进展入选。

1.培育高产虹鳟“全雌1号”新品种

黑龙江所鲑鳟遗传育种创新团队综合运用家系选育、雌核发育、性逆转诱导等育种技术,培育出雌性率高、生长速度快的虹鳟新品种——虹鳟“全雌1号”(GS-04-002-2022)。该品种是我国继虹鳟“水科1号”的第2个虹鳟新品种,已陆续在我国西南地区开展推广示范,表现出优良的经济性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虹鳟“全雌1号”新品种将进一步优化我国虹鳟养殖结构,促进我国鲑鳟养殖业提档升级。

该研究以1959年和1983年从朝鲜和美国引进的虹鳟养殖后代为基础群体,以经体重为目标性状的2代家系选育和2代雌核发育的虹鳟子代(XX)为母本,以经性别控制技术诱导的雌核发育的虹鳟子代伪雄鱼(XX)为父本,经交配繁殖获得的F1,即虹鳟“全雌1号”。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虹鳟相比,22月龄体重提高19.28%,雌性率为96.70%。适宜在全国水温5-20 ℃和溶氧6 mg/L以上的人工可控的淡水水体中养殖。2018年以来,该品种陆续在云南、四川等地进行生产性能测试,表现为雌性率高、生长速度快、规格均一等优点,得到了养殖户的高度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雌1号”新品种除了为鲑鳟产业提供优良养殖对象,还能够有效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推动水产种业健康有序发展。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财政专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支持。

2.完成虹鳟IHN核酸疫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创新团队,针对制约我国虹鳟产业的瓶颈病害难题——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创制了安全高效的核酸疫苗。目前已完成该疫苗的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等全套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并于2022年12月获批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有望“十四五”期间注册新兽药证书,成为我国首个水产核酸疫苗。

该研究基于全国范围内虹鳟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针对我国虹鳟现行IHNV流行病学特征,通过疫苗候选毒株筛选、保护性抗原基因鉴定、表达载体改造与优化等,创制了实验室保护率高达90%以上、田间相对保护率高达88%以上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鳟IHN核酸疫苗。突破核酸疫苗研发技术难题,建立了IHN核酸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即将步入临床试验阶段。该核酸疫苗成本极低、工艺可行、安全高效,有望解决我国虹鳟“卡脖子”疫病难题。研究成果经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黑龙江省)高端外国专家引进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院科技创新团队、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支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