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黑龙江所资源研究室主任、资源学科带头人刘伟研究员应邀登上科技大讲堂的讲坛,以中国“大麻哈鱼的回家之路”为题,为在所职工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
刘伟研究员以一帧大麻哈鱼受精卵图片开题,犹如在讲述一部回家童话,将这条“乡恋之鱼”的故事娓娓道来:大马哈鱼属鲑科鱼类,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的名贵、大型经济鱼类。每到春季,都会有近亿条在太平洋海域生长4年的大马哈鱼踏上返乡之旅,回到它们出生的淡水中去繁衍后代。大麻哈鱼有着非比寻常的嗅觉,在汇入大海的成千上万条河流中,它能够做到把母亲河的一滴水从8百万升的海水中区分出来,并会溯着家乡河水的汹涌急流游向4年前孵育它们的那片沙砾。
刘伟谈到:大麻哈鱼的回家之路布满荆棘。一路上,相当数量的大麻哈鱼在还没有到达淡水区域前,就成了海狮、虎鲸、鲨鱼的口中美餐。途中,它们还要遭遇许多大大小小的瀑布,跳跃这些瀑布对于大麻哈鱼而言,相当于人跳过四层高楼,更何况瀑布上还守候着成群的灰熊和鱼雕。即便是顺利到达淡水河的大麻哈鱼,也会因为身体难以适应突然缺盐的环境,会停止进食,完全依靠身体贮存的能量逆流而上。历经千难万险能够最终回到家乡的大麻哈鱼已经筋疲力尽了,它们用残存的最后一点力量,产下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卵(只能在淡水中存活),完成它们一生只有一次的神圣之旅,并在生命启程的地方走过生命最后的时光。大麻哈鱼的一生,可以称为令人震撼的一生,于人的启迪也更大。
刘主任话锋一转说道:人类无节制的经济活动和灭绝性自然捕捞,已经使大麻哈鱼资源几近衰竭。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大麻哈鱼资源调查和资源恢复工作意义更为重大。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自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我国的“大麻哈鱼之乡”--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县的黑龙江畔开展大麻哈鱼资源调查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展了人工繁育、增殖放流等资源修复与栖息地重建工作。在几代资源学科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下力,我们已经在汤旺河流域捕捞到回归的大麻哈鱼成鱼,这也是对我们多年艰苦工作的极大回馈和鼓舞。
讲座上,刘伟还向大家展示生动精美的大麻哈鱼图片和课题组工作照片。
通过这次科技大讲堂,不仅让全所职工深刻了解了大麻哈鱼,也了解了我们资源学科科研人员的工作的辛苦,唤醒了大家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