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各部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落实“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部署,激发全所广大科技工作者致力于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术氛围,经自主申报、所学术委员评选和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2018年度取得的5项科技创新突破和3项科技创新成果予以通报表彰。希望受到表彰的研究团队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工作中大胆探索、务实创新,继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在促进渔业科技创新、引领渔业发展、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科技创新亮点
(一)西藏尖裸鲤苗种培育取得突破
学科领域:水产养殖技术
主要完成人:尹家胜、牟振波、佟广香、张永泉、张庆渔、任广明等
尖裸鲤仅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水域,是西藏鱼类中唯一的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资源量却日趋濒危。2018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尹家胜研究员率领的“冷水性鱼类研究团队”与西藏农牧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联合开展攻关,经反复试验、摸索,掌握了尖裸鲤人工繁殖、苗种培育的技术要点,成功解决了苗种开口、饲料选择以及应激反应、拒食行为等难题,制定了详细实用的投饲管理操作技术规程,在80-230天的苗种培育阶段,苗种成活率达91.2%,首次培育出平均全长84.14±7.09 毫米、平均体重4.16±0.95克的8月龄苗种,苗种摄食旺盛,健康活跃。
尖裸鲤苗种培育成功,将有效缓解该鱼的濒危状况,同时也为西藏地区濒危鱼类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模式。
(二)“耐盐碱大鳞鲃人工驯养技术与产业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学科领域:水产养殖技术
主要完成人:徐伟、耿龙武、姜海峰、苗建发、刘晓勇、蔺玉华、赵志刚、佟广香、李晨宇、曹顶臣、徐奇友、杨建、鲁翠云、王常安、葛彦龙
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徐伟研究员率领的“盐碱水域渔业综合开发利用团队”历经17年的科技攻关,完成了“耐盐碱大鳞鲃人工驯养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全部研究内容,2018年4月经中国农学会专家组评价,该项成果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该团队在国内首次引进耐盐碱鱼类--大鳞鲃,为全国盐碱水域提供了一个优质经济鱼类品种;研发出大鳞鲃的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驯化和成鱼养殖技术,实现了全人工繁育和养殖;解决了盐碱抗逆性、北方越冬抗寒、近亲繁殖衰退等池塘养殖存在的关键问题;发明了一种大鳞鲃仔鱼专用饲料配方;针对碳酸盐型盐碱地,构建了一套渔农综合双效降碱的策略,为盐碱地的生态治理改造提供了新途径,推动了大鳞鲃的养殖适宜范围和面积。
目前,大鳞鲃养殖推广至新疆、宁夏、甘肃等全国20多个省市盐碱地区,产量达4万吨/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国产虹鳟全雌三倍体规模化制种”取得重大突破
学科领域:水产遗传育种技术
主要完成人:王炳谦、徐革锋、谷伟、张玉勇、黄天晴
虹鳟是我国鲑鳟鱼养殖业的主导品种,养殖产量占到我国鲑鳟鱼总产量的90%,其中全雌三倍体的产量占比超过40%。多年来,受限于国产三倍体制种技术瓶颈,全雌三倍体苗种供应市场一直被欧美的种业公司所垄断。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炳谦研究员率领的“虹鳟选育团队”聚焦产业亟待解决的虹鳟全雌三倍体种质创制的国产化、规模化问题,以虹鳟品种改良为基础,将优良种质应用于虹鳟全雌三倍体育种实践,通过在染色体工程、发育生物学及性别调控技术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逐步掌握了性别控制和基因组加倍等关键技术,首次在国内建立起虹鳟全雌三倍体规模化、标准化制种技术体系。2018年,团队运用综合技术,将三倍体制种损失率由原来的50%降到20%以下,三倍体倍化率由原来的70-80%提高到95%以上,全雌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9%以上,三个关键指标全部达到国际水平。在2018年病毒病频发的不利条件下,国产三倍体苗种阶段抗逆和抗病特性显著,其成活率显著高于进口种质的同期成活率,且国产三倍体较进口的生长速度快近10-15%。
随着虹鳟全雌三倍体规模化制种的成套方案的日趋完善,已经实现国产虹鳟全雌二倍体和全雌三倍体种质的订单制供应,已累计向全国10多个主养地区推广虹鳟全雌三倍体发眼卵约100万粒。虹鳟全雌三倍体规模化制种关键技术难题的解决,标志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在虹鳟全雌三倍体规模化制种上取得重要进展,对于进一步推进自主科技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将发挥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四)西藏渔业资源调查获得重要发现
学科领域: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主要完成人:马波、王鹏、李雷、陈中祥、覃东立、王念民、吴松、程磊、汤施展、郝其睿
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马波研究员率领的“西藏渔业调查团队”承担着2项部级在藏科研项目,2018年是团队克服重重困难,连续在西藏开展工作的第五年。自4月开始至10月,团队共3次入藏,总历时115天,总行程10000余公里。先后对雅鲁藏布江全流域及阿里、墨脱等偏远艰苦地区等进行了大规模渔业资源与环境科学考查。本年共调查鱼类样本2000多尾,采集各类样品3000余份,获得藏东南、藏中及藏西等地区丰富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填补西藏鱼类研究的诸多空白,阐明人类活动对西藏鱼类资源影响因素。重点对雅鲁藏布大峡谷进行探险科考,野外调查获得重大收获,发现裂腹鱼和鰋鮡鱼类等新物种3个,裂腹鱼自然杂交种1个,新分布种2个,丰富了雅鲁藏布江鱼类物种多样性,为西藏鱼类的区系演化及高原地质变迁等研究提供新的重要的生物材料和依据。
(五)渔业水域有机污染修复技术取得新突破
学科领域:渔业生态环境
主要完成人:王海涛、孙言春、王鹏、汤施展等
光电催化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修复有机污染水体的技术之一,也被用于渔业水域水环境有机物污染的修复,但在实际应用时却遇到了降解催化材料催化性能衰减的瓶颈问题。2018年,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王海涛助理研究员率领的“渔业水域水环境修复”项目组采用两步合成法成功地合成了具有可调核组成的核壳复合材料,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抗衰减能力。此方法将空心SnO2纳米球固定到非晶态的空穴中来制备SnO2@C,然后进行再一次的退火处理,在混合的H2/N2中SnO2还原为金属Sn或者Sn/SnO2核壳层,纳米球转变为纳米颗粒,该复合材料电磁吸收特性比SnO2、SnO2@C和Sn@C均有大幅度提高,同时具有强大的抗衰减能力。该材料对水环境中POPs等有机污染物具备良好的降解性能,对Pb2+和Cd2+等重金属离子有着良好的吸附作用,是一种难得的水污染修复的材料,其修复机理正在进一步评估,研究成果发表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455(2018) 1057-1062)上。
二、科技成果亮点
(一)“易捕鲤新品种培育及应用”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学科领域:水产遗传育种
主要完成人:石连玉、李池陶、李迎宏、贾志英、杜海清、胡雪松、葛彦龙、尚梅、王世会、张秋军、马波、白庆利、沈俊宝、刘明华、毛崇林
“易捕鲤新品种培育及应用”成果利用大头鲤的易捕性、黑龙江鲤的抗逆性和散鳞镜鲤的快速生长特性,通过鲤种质再塑技术,进行复合杂交[(大头鲤♀×散鳞镜鲤♂)♀×(黑龙江鲤♀×散鳞镜鲤♂)♂]后代♀再与大头鲤♂回交,获得集易捕、抗逆与生长快等新种质于一体的选育基础群体。以起捕率、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性状为选育指标,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历经6代系统强化选育,获得一个鲤鱼新品种“易捕鲤”。经室内模拟测试、大水面和池塘养殖捕捞试验以及生产单位增殖捕捞效果证明新品种达到了预期选育指标,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证书登记号:GS-01-002-2014。制定了品种种质、繁殖制种技术、养殖(增殖)技术、种质资源保种技术等标准,进行易捕鲤亲本保存、苗种扩繁和养殖(增殖)等实际应用,累计推广面积43.23万亩,增加产量2056.28吨,新增产值4476.8万元,新增利润1212.9万元。解决了大水面因难以捕获,而降低鲤鱼捕捞产量的问题。该成果荣获2018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镜泊湖蒙古鲌苗种培育及增养殖技术”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科领域: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
主要完成人:耿龙武、尹家胜、姜海峰、徐伟、佟广香、李晨宇、曹顶臣等
“镜泊湖蒙古鲌苗种培育及增养殖技术”成果解决了镜泊湖蒙古鲌(俗称红尾)人工繁育、苗种培育和规模化养殖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全人工繁殖,形成了蒙古鲌人工养殖规范和操作规程,连续在原栖息地黑龙江镜泊湖水域进行增殖放流,实现了镜泊湖这一名贵鱼类渔业资源的恢复。同时,示范推广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哈尔滨、大庆、绥化以及河北、天津等地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成果荣获2018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三)“北方鲤体内典型渔药残留风险管控技术研究”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学科领域:水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完成人:孙言春,韩世成,王海涛,杜宁宁,吴松,葛彦龙等
“北方鲤体内典型渔药残留风险管控技术研究”成果通过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制,开发出4套新型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残留检测方法(QuEChERS-LC-MS/MS),结合研发的10套液质联用专利检测装置,在国内首次系统完成了4类9种药物在北方鲤中的代谢残留规律研究。基于各药物的代谢残留特征及药物动力学参数构建了药物残留评价模型(PBPK),解决了我国渔药种类和养殖品种繁多所造成的缺少安全评价工具的问题,其整体观念跨越种属和不同种类化合物药代动力学应用的鸿沟,在实际器官药物浓度预测尤其是清除率方面进行了新的定位。该成果荣获2018年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