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黑龙江所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 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要求,积极落实水科院相关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渔业科研主力军的作用,面对对疫情在加强养殖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春季水产苗种供应等方面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一、线上答疑解困,服务区域渔业生产
针对目前东北地区渔业生产实际,先后组织7名一线骨干专家参与黑龙江省渔业生产指导专家组工作,利用视频、QQ、微信、电视等多种媒体形式,答疑解惑、技术培训、指导生产,多措并举,贴近一线,精准服务,助力龙江渔业整体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水产养殖研究室主任徐伟研究员,依托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线上平台,为渔民讲授名特优鱼类人工繁育技术。水产养殖研究室赵志刚副研究员参与编写《黑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手册》并录制“池塘水质调控及生态养殖技术”的网络课程。渔业生态环境研究室霍堂斌副研究员在线为大水面渔业生产者介绍了鱼类饵料生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鱼类现存量评估的技术手段,解答大水面综合鱼产力评估方法和指导渔业生产,针对不同大水面资源状况,分别提出了相关生产建议。
二、施策解难纾困,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面对黑、吉两省疫情防控严峻局面,我所质检中心按照农业农村部紧急下达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2020年第一季度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风险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精密部署,第一时间与相关省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联系,沟通和确定各地的采样方式,迅速了解各地的疫情监管政策,组织科研人员准备消毒和采样物资,编写任务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中心工作人员克服重点地区疫情防控交通管制、出行受阻、人员因隔离和防疫无法及时到岗等重重困难,于2月27日完成黑、吉两省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长春、吉林、松原共6个城市的水产品抽样任务。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日以夜继,于3月10日完成全部96份样品的检测,为两省疫情期间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着力复工保供,聚力保科研促生产
疫情防控以来,所属呼兰、宽甸和渤海三个试验基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全力抗疫情、保科研、促生产,扎实开展各项科研试验和生产工作,为做好春季苗种供应提供保障。
东北地区春季4月之后将进入生产季节,受疫情影响,本年度可能会出现春季苗种供应短缺问题。呼兰和宽甸基地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全力推进复工复产,保证实验室、生产车间和越冬鱼池安全,做好亲鱼越冬池加水、测氧和冰面清雪等工作,提前做好加大鱼苗生产量的准备,为优质苗种供应提供保障。正值鲑鳟等冷水鱼产孵季节,渤海基地克服重重困难,既保证了依托基地科研任务的顺利开展,又保障生产任务有序进行,已为渔业生产提供优质发眼卵约200万粒。
四、加强协调部署,推动重点专项实施
扎实推进“西藏专项”、“西北专项”等在研农财专项的执行与管理,协调西藏、新疆等驻地单位开展调查监测工作,督促各参加单位在疫情期间做好实验室内工作、数据分析和成果梳理等工作,为疫区重点渔业水域生态养护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同时,积极消除经费削减、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推动“东北地区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项目启动实施。所领导、项目牵头人及科研管理部门多次通过现场会议、视频、电话等形式进行集中研讨,与项目各参加单位进行沟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结合任务内容、工作基础、属地便利、技术优势等实际,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和完善,确定了调查总体布局、重点任务、预期目标和年度工作安排等,编制了实施方案,为项目启动做好各项筹备,待疫情防控形势许可后,迅速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