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纪念
--再读“八女投江”有感
科研第二党支部 徐黎明
第一次知晓“八女投江”那是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上,八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再次温故这个革命故事,我仍慨叹她们的“了不起”!八女英烈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篇章。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在指导员冷云的带领下,八人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却被敌军围困河边。在背水战至弹尽的情况下,她们面对日伪军逼降,誓死不屈,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高唱“奴隶们起来”的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在乌斯浑河的急流中壮烈牺牲的女英雄,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柔弱的一群女子,却有一身的硬气,宁可将生命交付于湍急的河水,也不肯在日寇的铁蹄下屈辱求生。花一般的年纪,却拥有如此的气概——“巾帼英雄光照千秋 烈女忠魂功垂千史”。历史的长河里有数不清的英雄,她们视死如归,坚强不屈。她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如今,我们不需要用生命去交换和平,但我们可以用智慧与勇气击败和跨越荆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我与英雄的事迹、精神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