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体
今天是: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您的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动态中心 党建工作动态 正文
党建工作动态

科研第二党支部王荻:那些年,那些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日期:2018-11-09 11:37 作者:王荻 来源:科研第二党支部 字体大小[  ]

那些年,那些人

——《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科研第二党支部 王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食粮。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茗,余香悠远;读一本好书,如同一位伟人交谈,获益终生;读一本好书,如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前进的路程。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2018年,支部坚持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当作首要政治任务,并为支部党员选读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一书。

一张年轻的、充满朝气的笑脸,一件朴素、简单的衬衫,肩上搭着的军挎书包,朴实宁静的气息自书的封皮上扑面而来,让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单纯的、忙碌的、简单的、充满激情和奋斗的燃情岁月。这本书通过与乡亲和知青面对面对话的形式,记录了1969年1月至1975年10月间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在陕西延安梁家河插队时的生活、学习、劳动时的点点滴滴。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青年习近平爱学习,喜读书的事情。书里多次提到如“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的场面和片段,书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对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爱学习有着深刻印象。而且,总书记不仅喜欢读书,还涉猎广泛,研读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外交、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大量书籍,并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

书里记录的生活经历,也让我了解到总书记是个肯吃苦,勇担当的人。当年插队的知青从生活优越的大城市突然来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极其艰苦的陕北延安,绝大部分都受不了这份罪,无法安心劳动,更无法在内心融入当地的生活、生产,一心想着如何尽快离开。而总书记却不这样想,他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被跳蚤咬,痒起来皮肤都抓破了”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一天只有6.5工分”到两年后“拿到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面对苦难,习近平总书记从不抱怨,反而顶住压力,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度过了每个难关。他用艰难困苦磨砺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同时扎根人民厚植为民情怀,为他今后担当大任,奠定了坚实的人格基础。

新时代的我们,读这样的书,就像走了一段不一样的路,就像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心灵洗礼。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让我们在现今的幸福生活和温暖舒适里警醒,鞭策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上进朴实的心,在面对困难时、在面对选择时、在面对磨砺和诱惑时能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任务,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向前辈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磨炼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踏实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完善自我,提高党性修养,做一名优秀的新时代共产党员。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