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虹鳟鱼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第二节 虹鳟鱼常见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一、 如何判断虹鳟鱼是否患病

       鱼群的状态,鱼群的分布及鱼体 外观、内脏的颜色、形态等,都可以反映鱼体的健康状况。健康的鱼群遍布全池塘,喜欢集群,对外界反应敏捷。而健康状况不良时,就表现出一系列的异常征兆。

    1、活动行为异常 大多数鱼分散或浮于水面,或徘徊在排水处,部分鱼卧于池底静止不动,或在池边缓缓游动。游泳方式异常,常常出突进式、回旋式、竖直上下式或弯曲身体游动,或在池壁、池底摩擦。活泼度和集群性下降,摄食反应迟钝,摄食量减少,体质下降,打网、筛选、运输死亡增多。

   2、 鱼体变化:同健康的鱼相比,病鱼的体表颜色发暗变黑,或呈灰黄色,体表局部浮肿或充血,出现白点、白斑或 白云状黏液,腹部膨大或突起,眼球突出,身体左右或上下 弯曲。鱼鳍缺损,基部充血,颜色变白。鳃盖向外张开,鳃浮肿、充血或部分变白、 缺损,并且黏液增多。肛门扩张、充血,常有粪便粘于肛门。

   3、 内脏器官的变化 解剖鱼体后,发现腹腔内充满半透明液体,肠壁变薄,弹性消失,肠内充满黄色、白色或稍显红色的黏液。胃内无食物,并充满黏液或透明的液体。肝脏、肾脏颜色变淡,并且 萎缩或肥大。  

二、常见虹鳟鱼病毒性疾病

      1、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简称IPN)

     [病症] 初期症状表现为体色发黑,摄食差,鳍条基部充血,游动迟缓,多数鱼苗肛门拖着粪便。初期症状出现后,病程来势凶猛,很快出现大批死亡(首先是鱼苗中大的个体死亡),濒死鱼旋转狂奔,上下窜动,很快死亡。病死鱼腹(特别是前胃部附近)膨大。解剖观察肠道内无食物而充满透明或乳白色粘液。肠壁松驰无弹性,表现为卡他性炎症;胃幽门部出血;胰脏有出血点,病变严重。病鱼组织切片观察,胰脏组织细胞严重坏死。此外,肝、脾、肾组织也有坏死病灶。在体重1g以下的幼鱼多呈慢性型病例,死亡速度较慢。

     [流行情况] 该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虹鳟鱼苗、幼鱼的病毒性鱼病。在我国东北、山西等地均有流行,曾经造成9O% 的虹鳟稚鱼死亡。此病在水温10~1 5℃流行,1O℃以下及15℃以上发病较少,而且病较轻,死亡率低。发病后残存未死的鱼,可数年以上乃至终生成为带毒者,并通过粪便、鱼卵、精液排出病毒,继续传播。 该病是一种严重危害虹鳟鱼苗、幼鱼的病毒性鱼病。在我国东北、山西等地均有流行,曾经造成9O% 的虹鳟稚鱼死亡。此病在水温10~1 5℃流行,1O℃以下及15℃以上发病较少,而且病较轻,死亡率低。发病后残存未死的鱼,可数年以上乃至终生成为带毒者,并通过粪便、鱼卵、精液排出病毒,继续传播。

    [防治方法] 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预防措施。因为该病主要危害2O周龄以内的幼鱼,所以可对进行产卵、鱼苗孵化及培育的水体进行消毒处理,切断感染源的传播。另外,可以通过控温方法控制病情(如国外将病鱼放在5~6℃ 水温中饲养,以控制病情。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将带有IPNV的鱼卵、鱼苗、鱼种及亲鱼输出和运入。应对进口鱼卵,特别是要对可疑鱼卵进行强制消毒;

        2)发现疫情,应果断地将病鱼池中的苗种全部销毁,用浓度为 200mg/L有效氯的消毒剂消毒鱼池,在8~10℃时,孵化所用的设备及工具用2%~5%的甲醛溶液消毒20分钟;

        3)发眼卵用伏碘(PVP-P)浸洗,浓度为50mg/L,药浴15min;

        4)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通过降低水温(10℃以下)或提高水温(15℃以上)来控制病情发展;

        5)发病早期用PVP-I拌料投喂,每千克鱼每天用有效碘1.6~1.9克,连续投喂15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的发展;

        6)有些中草药复方对该病毒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发现用大黄(50%)、板蓝根(25%)混合,研制成粉末,每千克饲料中加入50克药粉混匀投喂,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简称IHN)  

       IHN是鲑科鱼类仔、稚鱼和幼鱼的一种急性病毒病,它以脾脏和肾脏造血组织的坏死为主要特征。最早在加拿大、美国流行,1971年传入日本,1985年在我国养殖的虹鳟鱼中发现此病。

     [病症] 病鱼初期呈昏睡状,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且拖着长而不透明的白色粪便,有腹水,在口腔、鳃、肌肉、脂肪、脑膜、内脏等处有出血瘀斑,体侧有线状或“V”型出血,严重时鱼贫血,鳃丝苍白,肝、脾、胰、肾等变性坏死,造血器官严重坏死、崩解。

     [流行情况] 发病水温4~13℃ ,而以水温8~10℃ 时发病率最高。水温15℃ 以上停止发病。开始投饵后2个月左右的幼鱼发病最多,病程急。1990年4月本溪某虹鳟鱼种场发生此病,稚鱼死亡近100% 。近年来发现1O~lOOg的虹鳟鱼也有发病的。IHN病毒可通过排泄物、水、污染的饵料传播,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将鱼的内脏不经煮熟就作为鱼苗、鱼种的饵料而传播此病。 发病水温4~13℃ ,而以水温8~10℃ 时发病率最高。水温15℃ 以上停止发病。开始投饵后2个月左右的幼鱼发病最多,病程急。1990年4月本溪某虹鳟鱼种场发生此病,稚鱼死亡近100% 。近年来发现1O~lOOg的虹鳟鱼也有发病的。IHV病毒可通过排泄物、水、污染的饵料传播,在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将鱼的内脏不经煮熟就作为鱼苗、鱼种的饵料而传播此病。

     [诊断方法]

        1)根据流行情况及症状做出初步诊断。与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相比较,该病患病鱼肛门后面拖的一条黏液粪便比较粗长,结构粗糙;

        2)对患病鱼的肾脏和胃肠道进行石蜡切片观察,如造血组织严重坏死,胃、肠固有膜的 颗粒细胞 发生变性、坏死,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3)在血液中出现许多不成熟的红细胞,有些红细胞多形,巨噬细胞的胞浆中有 细胞碎片和空泡;前肾的压片中也可看到细胞碎片;

       4)进行病毒的分离培养,观察在CHSE EPC 及RTG-2细胞上的细胞病变特征,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确定其病原。

     [防治方法]

       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 鱼的内脏必须煮熟后才可作为饲料;

       3)发眼卵用伏碘水溶液消毒,浓度为有效碘50mg/L药浴15分钟;

       4) 鱼卵孵化及仔、稚鱼培育阶段,将水温提高到17~20℃,可预防此病发生;

       5)大黄等中草药拌在饲料中投喂有定的预防作用。

      3、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简称VHS)

       本病最早在德国发现,Jenen(1963)在丹麦的艾特韦首次分离到VHS病毒,统称为艾特韦病”。早期还有“恶性贫血”、“传染性肾 水肿 和肝变性”、“感染性 贫血”、“肠肝肾 综合征”和“虹鳟腹水病”等名称。第一次欧洲鱼病会议将该病命名为“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SH)”。

     [病症]有三种类型。 急性型:发病迅速,死亡率高。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眼和眼眶结缔组织及口腔上颚充血,鳃苍白或花斑状充血,肌肉和内脏有出血症状;有时胸鳍基部充血。 慢性型:病程较长,死亡率低。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鳃丝肿胀,贫血。 神经型:主要表现为病鱼运动异常。在水中时而静止或沉入水底,时而激烈或挣扎作旋转运动;病鱼腹壁收缩,体表出版因症状不明显;病程较慢,死亡率较低。

     [流行情况] 本病流行于冬末春初,水温6~12℃ 时发病较多,升到1 4~l 5℃时,发病少且逐渐消失。对鱼种和1龄以上的虹鳟鱼较敏感,累计死亡率高达80% 。而鱼苗和亲鱼很少发病。本病通过病鱼和带病毒鱼的尿、粪、鱼卵及精液排出病毒,在水中扩散传播。

     [诊断]

       1) 根据流行情况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2) 用RTG-2细胞株分离病毒,观察细胞病变反应,可做出进一步诊断;

       3) 用直接荧光抗体法、间接荧光抗体法、葡萄球菌协同凝集试验、抗血清中和试验做最后确诊。近年也有研究DNA探针检测该病毒,检测时间可缩短至几小时。

     [防治方法]该病目前流行于欧洲,引种时要特别注意检疫,防止传入国内。目前 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防治可参考IHN的防治。

三、虹鳟鱼细菌性疾病

       由于细菌感染引起鱼发生病理变化、甚至死亡的疾病称为细菌性鱼病。

        1、细菌性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在鳃组织表面寄生大量的长杆菌,使鳃上皮细胞增生和鳃小片 黏着,最早是在美国虹鳟和溪鳟中发现,1978年从日本养殖的虹鳟和马苏大马哈中成功分离到致病菌。

     [病症]患病鱼摄食不佳,离群独自缓游,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淤血,鳃丝肿胀。鳃盖不能完全闭合。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在病鱼的鳃组织表面由于有大量长杆菌繁殖,刺激鳃上皮细胞异常增生,鳃丝棒状化。

    [流行情况] 该病是虹鳟鱼养殖中最常见的细菌病,在许多国家流行,该病流行水温是13℃。体长 5cm左右(1克 左右)的鱼种易患病死亡。成鱼很少发病。

     [防治方法] 重点在于避免过密养殖,保持良好的水质。

        常用治疗方法包括: 1) 用2%食盐水洗浴30分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2) 用1~2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患病鱼1小时; 3)用0.05%硫酸铜浸洗病鱼1~2分钟,或用1mg/L浓度浸洗1小时; 4)口服磺胺类药物,按每千克鱼体重每天150-200mg拌入饲料中。 5)用2%食盐水洗浴30分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6)用0.05%硫酸铜浸洗病鱼1~2分钟,或用1mg/L浓度浸洗1小时;

        2、虹鳟弧菌病

       弧菌病是世界性鱼病,该病是冷水鱼养殖中广泛流行的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疾病。

     [病症] 病鱼体色发黑,各鳍条基部充血,肛门红肿;鳃丝贫血略发白,解剖观察,可见肝脏、肠道发炎,有时呈点状出血,肠内含有淡黄色粘液, 体表往往有溃疡症状或局部膨隆病灶。

     [流行情况] 弧菌病是虹鳟养殖业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从孵化后数月到1龄左右的虹鳟鱼均易感染,发病快,死亡率高;个体大的虹鳟鱼乃至亲鱼都易感染,但多为慢性。 弧菌可通过受伤的皮肤及经口感染。饲养过密、水质不良、水被污染、投喂变质饲料等引起的刺激反应是该病发生的诱因。发病池水、病鱼和带病菌鱼及工具等可传播病菌。

     [防治方法]

       1)避免饲养过密;不要投喂氧化、变质的饲料;

       2)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及时杀灭体外寄生虫;

       3)发现病鱼,应及时 捞出 深埋 或无毒处理;

       4)免疫接种。常用的是甲醛灭活苗。采用注射、口服、浸泡和喷雾方法进行免疫;

       5)消毒剂进行全池泼洒消毒,漂白粉1~3mg/L;强氯精0.4~0.5 mg/L;

       6)内服抗菌药,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强氯霉素 20-50mg/kg, 土霉素50mg/kg,磺胺甲基嘧啶20mg/kg,连用3-7天。

       3、疖疮病

       虹鳟疖疮病最早于1890年由德国Emmerich和Weibel发现并报道,是一种细菌性流行病。

     [病症]病鱼离群独游,活动缓慢,体色发黑,通常在背鳍基部两侧的肌肉的组织上出现数个小范围的红肿脓疮向外隆起,,逐渐出血坏死,溃烂而形成溃疡口。肠道充血发炎,肾脏软化、肿大呈淡红色或暗红色。肝脏褪色,脂肪增多。该病病原体为杀鲑气单胞菌. 该病分为四个类型: 急性型,外部症状未表现出来,病鱼已开始死亡; 亚急性型,表现出疖疮症状后开始死亡; 慢性型I,表现出肠道发炎,鳍基部出血症状,病鱼死亡较慢; 慢性型Ⅱ,能分离到病原菌,但无明显症状,也不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 杀鲑气单胞菌宿主广泛,可感染各个年龄段的海淡水鱼类。鲑科鱼类被认为疖疮病最易感鱼类,感染后1周左右可发病。该病流行水温是6-34℃(最适水温为20-25℃)。

       【诊断】

        1)外观鱼体有典型脓肿、溃疡或 疖疮 症状即可初诊;

        2)从病鱼肝、肾或血中采取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以确诊;并可利用荧光抗体法、PCR方法等辅助诊断。

     [防治方法]

       1) 防止病原菌带入养殖场,转入的鱼卵、鱼苗用进行消毒处理。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放养密度不宜过高,经常注意换水.保持良好水质。

       2) 注射或口服杀鲑气单胞菌疫苗,可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3) 同时口服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等。

四、虹鳟鱼真菌性疾病(水霉病)

      [病症] 体表生长有灰白色棉毛状菌丝,在头部和尾部更容易发生感染; 患部皮肤 缺失,露出真皮,而且菌丝生长延长至肌肉深部。受伤的鱼卵感染水霉后形成一个白色绒球,俗称“太阳卵”。

      [流行情况] 主要感染受伤的鱼,主要危害鱼卵、幼鱼及产后亲鱼,在水温15℃以下易发病,以晚冬及早春最为流行,水霉的繁殖水温为13-18℃。

      [防治方法] 尚无特别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多使用甲醛或过氧化氢等药物进行卵水霉病的防治。另外,欧洲已经允许使用一种名为Pronobol的杀菌剂。 5 虹鳟鱼寄生虫性疾病 虹鳟鱼养殖过程中三代虫、小瓜虫和车轮虫是最常见的寄生虫病害,偶可见波豆虫、六鞭毛虫、等的发生。

       1、三代虫病

     [病症]虫体主要寄生于虹鳟等的体表、鳍、口、头部和鳃.病鱼的皮肤上出现一层灰色的黏液,鱼体失去光泽,游动极不正常,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呼吸困难。

     [流行情况] 美国、日本和挪威等主要养鳟国家均有三代虫流行的报道。我国黑龙江、辽宁、云南、四川及甘肃等省分也有该病流行发生记录, 主要危害仔、稚鱼。其繁殖适宜水温为20℃左右。每年春季和夏初为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

        1)90%的晶体敌百虫1~3 mg/L浸泡鱼体20~30min;

        2)20~25 mg/L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洗鱼体15~30 min;

        3)250mg/L的甲醛溶液浸洗1小时;

        4)500 mg/L的甲醛溶液浸洗1 0~30min。

        2、小瓜虫病

       [病症]多子小瓜虫寄生于鱼体表、口腔、眼球和鳃。寄生于眼球,可使眼球浑浊和发白。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白点,鳞片脱落,鳍条 裂开、腐烂病鱼反应迟钝,游于水面,不久即死亡。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鲑鱼类的稚鱼阶段,常引起急性死亡,该病流行广,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纤毛虫病,最适 发病水温在17℃以上,当水质恶劣、养殖密度高和鱼体抵抗力较差时,易暴发小瓜虫病。

       【 诊断]取病鱼病灶处形成的小白点,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可确认多子小瓜虫。

     [ 防治方法] 保证水质,治疗使用甲醛溶液浸泡;

五、 营养性疾病

      1、 肝脂肪变性

         鲑鱼饲料中脂肪的含量达到35%以上,由于投喂了脂肪氧化、霉变的饲料导致肝脏发生变性。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行动迟缓,离群独游,有的背鳍露出水面,有的侧卧于池底,停止摄食,鳃褪色,肛门红肿,眼球突出,烂鳍。  

     [防治方法]投喂脂肪酸质和量合格的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等。钱续(2002)报道,按100公斤鱼用茵陈80克,大黄、黄芩、黄连、金银花各60克,连翘、板蓝根各40克,郁金30克,甘草40克煎汁拌料投喂,每天一次,连用3-5天对该病症有效。

        2、维生素缺乏症

         优质的虹鳟饲料应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H、维生素C、烟酸、叶酸、泛酸、胆碱和肌醇等。缺乏维生素A,生长缓慢,出现贫血、鳃盖扭曲、眼和鳍基部充血,伴有肝脏萎缩退化、体色变白等症状。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时,鲑鱼可出现生长缓慢,肝脂质增加,体内钙平衡失调,并呈现肌肉抽搐,肌纤维出现超显微结构的变化,表现为鱼体畸形。


版权所有 © 2014 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 服务条款 | 隐私声明